公差分析/公差设计DFI



    2天课程 可互换性设计/公差分析及设计

    (Design for Interchangeability/Toler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

n公差设计(Tolerance Design),是指对各种参数寻求最佳的容许误差,使得质量和成本综合起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这是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内容。

n公差设计DFI通常是在完成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后进行的,此时一般来说,各组件(参数)的质量等级较低,参数波动范围较宽。公差设计的输出结果就是在参数设计时间确定的最佳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参数合适的公差。

每一层次的产品(系统、子系统、设备、部件、零件),尤其交付顾客的最终产品都应尽可能减少质量波动,缩小公差,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顾客满意;但同时,每一层次产品也应具有很强的承受各种干扰(包括加工误差)影响的能力,即应容许其下属零部件有较大的波动范围。对于下属零部件通过公差设计确定科学合理的公差,作为生产制造阶段符合性控制的依据。

n  公差设计DFI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各参数的波动对产品质量特性贡献(影响)的大小,从技术的可实现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有无必要对影响大的参数给予较小的公差(例如用较高质量等级的组件替代较低质量等级的组件)

   解决机构工程师常遇到的问题

n  为什么你们的产品上,有些零件无法轻易地装配在一起?

n  为什么我们的零组件,有时无法装配到客户的产品上?

n  为什么有些零件功能,时好时坏或完全没有作用?

n  为什么经常有些按键,缺乏良好的触感或弹性?

n  为什么看到外观间隙,有时候太大,有时太小?

n  为什么重要连接点上,有时太松有时又太紧?

   课程简介

n  这门课程将专注在『可互换性设计』公差分析

n  公差分析,有助于提高可制造性、可组装性、减少工时、降低成本

n  期望产品开发团队中的所有机构工程师,都具有能力为所有产品进行公差分析

   课程目标

   在完成本课程后,学员将能够具备下列能力:

1) 解释公差分析矩阵的目的,以及如何用它来执行公差分析

2) 详细说明什么是公差分析

3) 解释公差分析的步骤

4) 开发一个回路方程式

5) 解释何时使用最差状况WC,平方根法RSS和蒙地卡罗方法MC

6) 使用WCRSSMC方法,执行一维公差分析

7) 能够解释,WCRSSMC方法获得的公差分析优化和记录的结果

 何谓可互换性设计DFI?

n  【可互换性设计】是一项战略,确保所有零件在整个生产运行的期间都能顺畅的装配在一起,降低供货商的个别零件对整体组装的影响。

n  公差分析是一个流程,就是采取已知的零件公差来分析装配的组合公差。

n  DFI比公差分析还广泛。它考虑到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影响以及零件如何组合在一起的所有问题。

               

参加人员:

机构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质量、制程与质量经理、检验测量人员和经理及相关管理人员等。

培训教材:

每位参加人员将获得一套培训手册。

课程内容

DFI 课程表 – 2

公差分析10步骤



公差分析培训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