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課程 根據最新發佈的AIAG-VDA FMEA(2019年新版)要求,從MU FMEA手冊編委的角度和實際的應用案例,系統的講解新版FMEA的背景,重要變化點及企業如何應對等,並針對性極強地講解PFMEA和 FMEA-MSR 的內容、要求、內部邏輯、實施步驟和方法,對新的AIAG-VDA FMEA 七步法 進行提前分解,幫助企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主管工程師們能夠快速聚焦變更,透徹理解OEM對潛在失效分析並進行預防,解決產品設計和過程設計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產品實現過程的前期確保法律法規,系統的,過程的,以及產品的相關的失效模式及風險得到考慮並實現有效預防和控制,從而實現穩健的過程設計和公司的持續經營
參加人員: 研發、設計、技術、製造、品質等相關部門之經理、主管、工程師、技術員等相關人員(PE,ME,QA,SQE等)。以及從事品質體系管理及標準化等工作,以及企業的一方和或二方審核員等相關人員。 有舊版D/PFMEA相關的工作經驗,有IATF16949內審員資質的更佳。
培訓教材:每人PFMEA講義一本,電子表單、範例、量表等檔案一套。
課程目標: 上完這門課程,學員將能夠獲得下列技能與知識: Ÿ 定義一個設計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DFMEA)的專案範圍 Ÿ 辨識失效模式,並確定其影響 Ÿ 分析風險,排除或避免風險 Ÿ 瞭解最新版FMEA的背景及主要變化點; Ÿ 掌握和理解失效模式和後果分析(FMEA)概念、資訊流、七步法; Ÿ 通過過程流程圖,建立產品特性和過程參數的對應關係; Ÿ 具備製作和運用FMEA及相關的工具,提高產品和過程的可靠性; Ÿ 掌握FMEA和其它文件之間的相互關聯;
課程收益: 1. 瞭解新版PFMEA的背景及主要變化點 2. 理解和掌握新版FMEA的七步法 3. 預先考慮正常的使用者使用和製造過程中會出現的失效 4. 有助於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預防不良品的發生 5. 建立產品可靠度保證系統,讓學員具備對產品的整體的概念 6. 認識失效的類型及其影響 7. 熟悉並運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手法,預防產品設計與制程規劃可能發生的不良現象 8. 累積公司相關不良模式與效應處理之工程知識庫,不斷改進產品可靠性
授课方式: Ÿ 詳細講解+案例分析+課堂練習+小組討論+總結發表 Ÿ 將學員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6~8人; Ÿ 同一部門的同事盡可能分在不同的小組,管理者不要集中於同一小組; Ÿ 整個培訓過程中, 分組固定不變; Ÿ 模擬練習及課堂討論、發表得分,按組進行累計。 |
課程大綱 (PFMEA; Process FMEA, 一天)
|
章節 |
主要內容 |
時間 |
分鐘 |
|
1.過程FMEA的執行 |
PFMEA第一步:範圍定義 |
9:00~9:40 |
40 |
|
PFMEA第二步:結構分析 |
|||
|
目的 |
|||
|
過程流程圖 |
|||
|
結構樹 |
|||
|
PFMEA第三步:功能分析 |
9:40~10:20 |
40 |
|
|
目的 |
|||
|
功能 |
|||
|
要求 |
|||
|
功能關係視覺化 |
|||
|
|
課間休息 |
10:20~10:30 |
10 |
|
1.過程FMEA的執行 |
PFMEA第四步:失效分析 |
10:30~11:20 |
50 |
|
目的 |
|||
|
失效 |
|||
|
失效鏈 |
|||
|
故障網路與鏈分析 |
|||
|
失效影響 |
|||
|
失效模式 |
|||
|
失效原因 |
|||
|
總結 |
|||
|
PFMEA第五步:風險分析 |
11:20~12:00 |
40 |
|
|
目的 |
|||
|
現行預防控制 |
|||
|
過程策劃 |
|||
|
生產過程 |
|||
|
現行探測控制 |
|||
|
|
午餐時間 |
12:00~13:00 |
60 |
|
1.過程FMEA的執行 |
PFMEA第五步:風險分析(續) |
13:00~13:40 |
40 |
|
現行預防和探測控制 |
|||
|
評價 |
|||
|
嚴重度 |
|||
|
發生度 |
|||
|
探測度 |
|||
|
優先措施 |
|||
|
PFMEA第六步:優化 |
13:40~14:20 |
40 |
|
|
目的 |
|||
|
職責分配 |
|||
|
措施的現狀 |
|||
|
措施有效性評估 |
|||
|
持續改進 |
|||
|
PFMEA第七步:結果檔化 |
|||
|
|
課間休息 |
14:20~14:30 |
10 |
|
2.PFMEA對於監測和系統回應的補充 |
監測-系統回應第一步:範圍界定 |
14:30~15:20 |
50 |
|
監測-系統回應第二步:結構分析 |
|||
|
方塊/邊界圖 |
|||
|
結構樹 |
|||
|
監測-系統回應第三步:功能分析 |
|||
|
監測-系統回應第四步:失效分析 |
|||
|
監測-系統回應第五步:風險分析 |
|||
|
目的 |
|||
|
頻度的合理性 |
|||
|
現行監測控制 |
|||
|
評價 |
|||
|
嚴重度 |
|||
|
頻次 |
|||
|
監測 |
|||
|
監測-系統回應的優先措施 |
|||
|
監測-系統回應第六步:優化 |
15:20~15:40 |
20 |
|
|
目的 |
|||
|
職責分配 |
|||
|
措施現狀 |
|||
|
措施有效性評估 |
|||
|
持續改進 |
|||
|
監測-系統回應第七步:結果檔化 |
|||
|
3.附件 |
增加部分 |
15:40~16:10 |
30 |
|
特殊特性 |
|||
|
表格--設計FMEA/ |
|||
|
帶監測-系統回應的設計FMEA/過程FMEA |
|||
|
進一步的應用領域 |
|||
|
軟體範圍FMEA |
|||
|
機械設備製造FMEA |
|||
|
設計FMEA評審 |
|||
|
過程FMEA評審 |
|||
|
參考文獻 |
|||
|
4.練習與總結 |
練習 |
16:10~17:00 |
50 |
|
課程總結 |
|||
|
|
時間小計 |
|
480 |
n 課後考試及發證: 課後進行線上考試80分及格,通過學員將獲頒學習及格證書。
n 本課程提供全套PFMEA表單與實例,供學員課後快速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