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文章分享

公差分析常見的錯誤1 - 使用正態的方法來分析非正態數據的公差

時間:2021/2/3 瀏覽:2473

         市面上大多數的公差分析軟體和Excel表格,使用的公差分析都是假設所有的尺寸都是正態分佈,例如RSS根平方和法、POE誤差繁殖法等),基於這樣的原理往往產生出錯誤的結果,導致生產出來的零組件或產品在組裝時無法裝配或是間隙過大。

我們發現有很多機構零件的尺寸並非正態分佈,例如一模多穴的射出成型零件,只要其中一模的尺寸有差異就會形成兩個分佈或者是均勻分佈,還有沖孔和裁切的零件受到治具限位的影響也會呈現偏態分佈,使用間隙規測量的尺寸因解析度不足也不是正態分佈。 這些非正態分佈的數據如果都使用正態分佈的方法進行分析就會導致錯誤的公差,Cpk甚至會差到1.0以上。所以我們進行公差分析前一定要檢驗數據是否為正態分佈再在選擇正太正確的方法進行分析。

下面我們舉一個尺寸的例子作為說明,使用正態的方法來分析非正態數據的製程能力,會與其真實能力之間有0.89Ppk差異。

非正和數據使用正態方法來分析得到的Ppk 0.2(錯誤)

數據擬合對數正態分佈算出來的Ppk1.09(正確)